11月6日,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作客上海电视台《对话市长》节目,与市民就新高考到底怎么考、考什么等上海高考改革话题进行了探讨。尽管上海的高中教学和考试一直很有地方特色,但新高考的大方向和全国方案是一致的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?录取方式如何改革?高中教学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?对其他地区高中生尤其是高二、高一学生的学习,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因为从明年开始,参与改革试点的省份会越来越多,说不定2016、2017年要参加高考的你,就会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哟!
2016年开始没有一本二本之分
【问题】在这次改革方案当中,一本二本的界限是否打破了?
【翁铁慧】
对的,上海的高考录取从2016年开始,没有一本二本的区分了。
因为没有一本二本了,这个会释放更多高校的积极性,甚至于我可以告诉你,我们还在设想不按学校填志愿,按照专业填志愿。
就算是市属高校,只要专业办得足够优秀足够有特色,它也可以冲第一。这对学生的特长和专业爱好,对高校办出特色都是正确的导向。将来一二本取消了,改变以学校为本的填志愿,到以专业为本的填志愿,招生方式的改革对素质教育和高校教育办出特色,甚至于一般的市属院校有特色的专业招到很好的学生,都会打开新天地。
【启示】高考录取取消一本二本等批次,意味着今后考生填志愿要从以选学校为主,过渡到以选专业为主。所以,高中生必须尽早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以及适合的职业,只有明确了这些,才能做好职业规划,有的放矢的选高中学考科目、选报考专业。
高中学业水平考办法年底前出台
【问题】关于上海高考改革,现在都有哪些配套的政策陆续出台?有没有时间表?
【翁铁慧】
今年年底之前要出台这样一些政策,比如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,是非常具体的。再比如说,我们要求在上海招生的高校对学业水平考试选择的科目要提出要求,因为可能到高一下或者高二上,2017届的考生就要选择哪些科目进行等级考试的学习。同时,还有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的课程标准,比如说第一门要考的地理,今年必须要出来(新的课程标准)。
【启示】根据上海的方案,高二上开始就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。这意味着高二上部分科目就要全部学完并开始考试,高一和高二上的学习压力只会增大不会减少。
知识的应用,可能比知识点的考核更重要
【问题】关于上海高考改革,其具体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否要进一步明确?
【翁铁慧】
那是一定要的,因为现在新的高考方案,学业水平考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合格性考试和等第性考试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不一样的,合格性的考试以基础性的知识为主,根据这个学科基础性的要求,为学生打好每一门学科的基础做准备,所以相对来说它的难易程度只是有基础性的要求。
第二个对某一些学科有特长有爱好的,怎么从拓展性的、探究性的课程教学要求的角度把握。接下来,高考除了科目的改革,对高考的命题和考试的内容都会发生变化,过去比较多的是注重考知识点,事实上也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接下来要成立命题委员会,要研究,除了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以外,还有些知识点,更多的我们要考学生学到了知识以后,怎么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现在的问题,知识的应用,可能比知识点的考核更重要。所以这是我们对我们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指挥棒。
照理说应该是教什么考什么,但现在不争的事实是考什么教什么。但是从我们的初衷,或者我们接下来要保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,一定是往教什么考什么。新版考试说明编写过程中一定要和课程标准吻合。
以班级建制为基础,在某些学科或者某些学科的某些学段可以走班
【问题】如果说实行了不同的选择,是不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?
【翁铁慧】
是的,这次高考改革,它的指挥棒力度最大的是指向高中教育。对高中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,对教师和校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首先可能会对现在高中的教学组织方式产生影响。
比如说小班化教学会越来越多,第二有可能要走班,一到第二阶段的学习,比如说有些学生要进行等第制考试了,他可能要走班。我们的设想是,现在高中班级的建制我们不打破,因为高中班级建制对学生在集体里的成长仍然起了很大作用。我们想以班级建制为基础,在某些学科上面或者某些学科的某些学段可以走班。我们还有很多的硬件要准备,教学设施,一些专业性的课堂,教室还要建设,所以这些准备工作我们正在做。
评论